南通缘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吹吸风产品:吹吸清洁机,吹吸风上巡回清洁机

0513-87995899
新闻动态

美国第三季度信用卡债务创新高 拖欠率上升

发布时间:2023/11/10
  美国人积累的信用卡债务创下历史新高,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1,540亿美元,创下历史上最大的年度增幅,这表明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不得不借贷来支撑他们的消费。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11月7日发布的季度家庭债务和信贷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家庭债务总额增长了1.3%,达到创纪录的17.29万亿美元。
  其中,信用卡债务在第三季度增加了480亿美元,这是连续第八个季度同比增长。这一增长使美国信用卡债务总额高达1.079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Bankrate高级行业分析师泰德?罗斯曼(Ted Rossman)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告诉大纪元,造成信用卡余额上升趋势的主要因素是高通胀和创纪录的高信用卡利率。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反映了经济增长、信用卡使用量增加(因为使用现金一年比一年少)、人口增长、电子商务增加等等。”他说,“最大的关键在于家庭层面,是指你是否每月全额支付信用卡费用。”
  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不幸的是,伴随着家庭债务水平的上升,大多数信贷产品类型的违约率也在激增,其中信用卡债违约位居拖欠率排行榜首。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信用卡债务处于严重拖欠状态(定义为拖欠90天或以上)的比例从去年第三季度的3.69%上升到今年同期的5.78%。
  在所有信贷产品类型中,信用卡债拖欠率急剧上升的幅度最大。2022年第三季度,汽车贷款的严重拖欠率为2.02%,而2023年第三季度上升至2.53%。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经济研究顾问Donghoon Le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三季度的信用卡余额大幅飙升,与强劲的消费者支出和实际GDP增长一致。信用卡拖欠率的持续上升广泛存在于不同收入(人群)和地区,但在千禧一代和有汽车贷款或学生贷款的人群中尤为明显。”
  罗斯曼告诉大纪元,Bankrate的研究显示,47%的信用卡持卡人每月都背负债务,高于两年前的39%。他还补充说,60%的美国人背负信用卡债务的时间至少有一年,高于两年前的50%。
  “在债务负担加重和高利率的情况下,所有这些都令人担忧”,他说。
  Bankrate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零售信用卡的平均利率已飙升至28.9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22年,该利率为26.72%,2021年为24.35%。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家庭债务报告还显示,第三季度的总体拖欠率有所上升,截至9月底,所有未偿家庭债务中有3%处于某种拖欠阶段。
  该银行的分析师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说,很难确定拖欠率上升的确切原因,自2021年中期以来,几乎所有类型的信贷产品拖欠率都在上升。
  不过,他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贷款的转变、过度扩张或与借贷成本上升和价格压力相关的更深层次的经济困境”,这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因为高通胀迫使美联储加息,提高了借贷成本。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家庭债务拖欠率的上升(除房屋净值信贷额度和学生贷款外,所有类型信贷产品的拖欠率均有所上升)是否意味着衡量消费者支出的重要指标将面临艰难时期,而迄今为止,消费者支出仍出人意料地保持强劲。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占美国经济产出约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支出,在9月份(最新的可用数据)增长了0.7%。高于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计0.5%。
  尽管9月份个人收入增长了0.3%,但如果计入通货膨胀和税收因素,个人收入已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荷兰ING驻纽约首席国际经济学家詹姆斯?奈特利(James Knightley)对路透社表示:“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储蓄是有限的,而且正在迅速耗尽,各种预测表明,大流行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耗尽。”
  随着家庭债务在第二季度突破17万亿美元,现在第三季度已接近17.3万亿美元,债务的可持续性仍令人担忧。
  WalletHub在第二季度末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家庭平均资产仅差14,000美元多一点,就将达到无法继续偿还贷款的“临界点”。截至第二季度末,美国家庭的平均负债总额为143,762美元。
  WalletHub分析师吉尔?冈萨雷斯(Jill Gonzalez)在早些时候的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告诉大纪元:“根据我们对大衰退期间债务情况的分析,平均每个家庭距离真正需要担心违约还差14,339美元。”
  她解释说,家庭债务水平可持续性的“临界点”基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债务与收入比率、家庭可支配收入、利息支出和信贷利用率。
  “基本上,我们要考虑到所有导致家庭总债务的因素,并确定这些债务何时不再可控”,冈萨雷斯告诉大纪元。
  虽然Wallethub尚未根据纽约联储最新公布的数据修改其“临界点”家庭债务估算值,但美国人在第三季度的债务加深,意味着他们离无力支付所有账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